守护好一江碧水|赏湖湘大好河山,共创绿色美丽家园

搜狐焦点岳阳楼市资讯 2021-04-16 09:46:40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是人们美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绿色风景。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除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生物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外,像现在出门必戴口罩,也在我们没有注意的地方,危害着生态环境、生物的生命。 由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与碧桂园湖南一起组织编写的《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

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是人们美好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绿色风景。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除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生物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外,像现在出门必戴口罩,也在我们没有注意的地方,危害着生态环境、生物的生命。

由湖南省生态保护志愿服务联合会与碧桂园湖南一起组织编写的《守护好一江碧水.生态文化读本》在告诉我们湖湘秀美山水外,也在帮助着我们增进环保生态知识、增强环保生态意识。

▲碧桂园湖南 2020 绿地图

垃圾分类、限塑令、节能减排政策、可循环用品制造、旧品回收换新……除了政府的各项行文和各大型企业的环保措施外,作为普通群众的我们又能够为生态保护做些什么呢?

No.1

护水行动  长江中嬉戏的“大鱼”

「我不知道我有多喜欢你,但如果是去见你,我一定用跑的。」——宫崎骏《悬崖上的金鱼姬》

▲2020年长江武汉段拍摄的江豚畅游的画面

江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长江中少有的哺乳动物。在今年2月调整后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升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此次《名录》的公布,从国家层面提升了江豚保护的法律地位,更是表明了江豚的濒危程度。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江沿线各城市中,相关的保护协会、组织已达上百家。

▲长郡中学江豚保护长沙分会

来自长郡中学国际部的江豚保护长沙分会,2019年起正式开启了实地考察巡护活动,他们从岳阳的洞庭湖湿地水域到望城县雷锋镇石塘村,再到永州市蓝山县湘江源国家公园。

▲江豚保护长沙分会的同学们在湘江江畔的风帆广场准备放流鱼苗

从考察巡护到增殖放流,再到水质、植物多样性的调查,让更多的学生和公众了解并开始为保护长江江豚作出实质性的帮助与行动。

▲江豚保护长沙分会采取植物样本

No.2

寄情山水  回不去的童年

「这个世界不是仅为人类存在的,人类只是众生之一。」——宫崎骏《风之谷》

▲《圆舞曲》 姜盛芬  泸溪白沙

河流是有性格的,黄河的一泻千里,波澜壮阔;长江的宽广深沉,包罗万象。家乡温润如玉,清扬婉转的河流,滋润着万物生灵,是自然给生活带来最温柔且惬意的礼献。

▲唐广林  湖南永州道县潇水河组照

炎炎夏日里的小河,阳光穿透波光粼粼的水面,照在水底多彩的石头上,是儿时记忆里较好的水乐园。

▲《梦里水乡》  姜盛芬  吉首寨阳曙光组照

家乡山水那三月绽放的油菜花、六月飞跃的河鱼、九月满心的丰收、腊月家人的期盼,它们承载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守望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包容着历史的盛衰荣辱。

▲《湘江晨曦》 刘立唯   湘江

但,在人们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家乡昔日成林的树木不见踪迹,清水游鱼不复存在,繁花嫩叶颇感可贵,涌向河中的生活废水、随意丢弃的垃圾、无序捕捞的船只,让曾经湛蓝的河面变得污浊不堪。

▲《今日和往昔》  刘科  圭塘河组照

我多想回到童年时,游走在清澈的河道旁,享受着此起彼伏的鸟鸣与蛙声,与好友们一同分享生活的快乐小事。

▲《滨江公园》吴建新 冷水江市滨江公园

No.3

生态之声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习近平主席

如今,禁伐令出台、退耕还林行动、拆除违规建筑、规定禁渔期,在政府的多重举措实施下,群众们也积极响应,化身为山河的卫士,用自己的行动争当治水治林的实践者。

▲《填埋杨树沟》《休息中的劳动者》 刘鹏  西洞庭湖管理局

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忆中的潺潺清水、悠游欢腾的鱼儿与满眼青翠的田园风光,也渐渐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峒河风光》  姜盛芬  吉首矮寨德汝

了解一条河流的变化才能读懂对生态和生命的尊重,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和公众都成为了水环境的参与者。

▲田文国  沅陵县沅水河畔组图

湘潭民间河长九华中队从开始的3个队员,经过不停的宣传、招募,到现在已经有27人,周巡查率持续保持在90%左右,自行开展净滩、宣传等水资源保护活动已经常态化。

▲《秀美南洞庭》 刘科  南洞庭湿地保护区

从主动地,力所能及地发动捡拾清理垃圾活动,到自发地到河边宣传劝导、捡拾垃圾。政府的水体治理规划与民间群众的参与积极,强力高效地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湖光山色》 吴勇兵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宝峰湖

只有尊重大自然,善待大自然,才能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享受到家乡优美旖旎的风光。

▲《波》 陈博  郴州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